新华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许东远)“不仅要开始锻炼,更要让大家喜欢锻炼”“体育+科技、体育+数字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就如何实现体育强国、探索健康中国建设发展路径各抒己见。
“运用科技力量助力体育发展。”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表示,现代体育已广泛涉及大数据、物理、生命科学、结构力学等学科,体育未来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体育与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通过科技手段,从“想”运动,到“会”运动,再到精准运动。
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参观者在技术装备展区内体验一款体育游戏。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运用现代科技融合体育发展,成为许多委员的共识。“数字体育是上海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推动上海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燕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体育新需求,从打造全民健身服务“一张网”,到体育场馆等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再到在线健身、虚拟运动等新业态的涌现,数字体育正在多个层面全面发展推进。
蹬伸距离、重心速度、躯干角度……通过多台高速摄像机,运用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宇团队自主研发的图像识别人工智能软件分析,一组组跳台滑雪运动员三维动作捕捉参数出炉。如何把竞技体育中的高科技运用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最近,刘宇有了新想法,通过给独居老年人穿戴智能设备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智慧养老。“如果老人突然不动了,或者跌倒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做出反应。”刘宇说。